“每天都要一大早出车,然后排一个近两公里的长队加气。就这还总是担心加不上。”电话里李师傅无限惆怅。从2009年11月起绵延不绝的“气荒”,让李师傅决定还是将自己的车改回烧汽油。
郑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,2009年11月的气荒,让郑州的城市供气日均缺口达到40万立方米。而2010年1月,虽然每日供应量已经增加了20万立方米,但是日缺口仍然达到35万立方米。
郑州的气荒,只是目前各地出现的又一轮天然气荒的缩影。根据记者调查,包括北京、重庆、武汉等中心城市在内,多个省市天然气供应再次告急,部分城市已开始限制供应。
按照华润燃气的说法,本次气荒出现的原因还是“天气寒冷,用气量增加,供需矛盾突出”,然而,天然气荒的一再出现,再一次显现了国内天然气管理体制的失衡。
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认为,气荒的屡次出现,其实是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市场,上游勘探、开发、引进的垄断,中游管网建设的“肠梗阻”,以及下游城市燃气公司价格倒挂怪象的集中体现。问题的最终解决,还有赖于天然气市场的进一步开放。
气荒是个老问题?
与郑州相似,四川省巨能燃气董事长曾国勇告诉本报记者,目前四川的天然气十分紧张,为了保证居民用气,四川省按照“压缩工业用气,优先保障民用燃气”的原则,已经有部分工业用户进入减产、停产、限产或者设备检修期。
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个案。
本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出租车排队加气的情况在武汉市也已经出现,天然气供应日缺口达70万-80万立方米。为保障民用基本生活用气,武汉市出台限供措施,天然气公司在停限供工业企业基础上,扩大停限供范围,30余家商业企业、酒店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非生活用气受到停限供。
武汉市对全市天然气工商业用户实施全面停限措施,停限的范围还包括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。
而杭州市燃气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则向本报记者表示,目前杭州市每日的天然气供应缺口在17万立方米左右。
事实上,进入冬天之后,全国各地已经屡次遭遇气荒。早在2009年11月,第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来临,已经使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,部分城市的供需缺口达到40%,天然气的批发价格也迅速暴涨。
面对这种情况,曾国勇表示,天然气的紧缺与国家管网目前的分布情况有很大的关系,虽然四川是天然气出产大省,但是很多大气田开采出的产量达不到预期,而又有很大一部分天然气被调往华中地区,因上海至十堰货运此四川省境内的天然气供应就显得不足了。
但是,即使是重点保障天然气供应的重点城市,也出现了气荒的情况。
北京日用天然气量已经超过5000万立方米的新高,距离全市城市燃气管网日供气能力的极限5200万立方米已经不远。而北京也已经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压缩机关,公共监视用气用热,保障居民用气。
为何缺“储气库”?
在一再出现的气荒面前,我国天然气储气库的缺失再次被提到台前。
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表示,气荒的一再出现,从近期来看,是由于天然气生产力的不平衡造成的。一方面,由于近几年天然气的快速发展,下游管网扩展迅速,而上游的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。因此造成了供需不平衡。而这个问题“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解决”。
但是,即使是在供应有限的前提下,天然气仍不能被合理的利用。据华贲介绍,由于天然气应用的季节性非常强,而其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管输一旦开通,就不能切断,因此在没有足够的调节储存能力时,就会出现用气高峰出现气荒,而其他时间又出现过剩的问题。
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,2009年前1上海至武汉货运1个月,我国天然气产量、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%和11%,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占3.95%,比上年提高了0.18个百分点。由于天然气消费规模不断扩大,需求旺盛,储备和调峰能力建设远没有跟上。
虽然储存能力远远不足,但是天然气储气库的建设并非易事。据华贲介绍,我国复杂的地质情况大大增加了建立天然气储气库的难度。同时,目前储气库的建设基本都是由三大石油公司垄断的,而储气库的建立应该除了国家级之外,还应建立一批商业性的储气库。
与之相应的,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,针对天然气消费的季节特点,2010年,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天然气储气库,增强冬季用起始端的调峰能力。
据曾国勇介绍,目前各大燃气公司都在积极的尝试建立商业性的储气库以及LNG接收站等设施,以解决天然气的储存困境。“虽然建设条件是有的,热情是有的,需求也是有的,但投资的安排远远不足。” |